
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未来十五平均温度: 15 ~ 26°C 最低温:10° 最高温:33°
未来十五天有下雨及异常天气的天数: 小雨(5天) 预计降雨总量:23.6毫米
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未来十五天平均空气质量范围: 优(42) ~ 良(84)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日白天到16日夜间天气多云,主要气温19~28℃,建议穿棉麻面料的衬衫、薄长裙、薄T恤等清凉透气的衣服。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日夜间到17日早晨晴,气温降低至15~19℃,建议穿套装、夹衣、风衣、休闲装、夹克衫、西装、薄毛衣等保暖衣服。
温馨提醒:04月17日到04月18日,气温降明显降温-5℃左右;
温馨提醒:04月21日到04月23日,气温降明显升温7℃左右;
功能区划: 功能分区是自然保护地进行保护和管理的有效和必要工具。分区能将不同保护级别和利用程度的场地划分开来,使保护地内某些区域得到完全的保护,而另一些区域则适当开放,为公众提供接触自然、了解自然的机会。 松山自然保护区共分为五个区域,分属三种类型,包括两个核心保护区、两个缓冲条带和一个实验区域。 核心区: 松山保护区的重要保护对象是天然油松林、落叶阔叶次生林及其蕴含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南部,因此,核心区分两部分,其中北部核心区面积为1365.1公顷,西南部核心区面积453.9公顷,共计1819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9.4%。 核心区是珍稀野生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保存着完好的天然状态的森林生态系统,这一区域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如确因科研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时,必须事先向保护区管理处提交申请和活动 缓冲区: 缓冲区分两部分,即北部核心区折缓冲区和西南部核心区的缓冲区。其中北部缓冲区面积为786.5公顷,西南部缓冲区面积为476.58公顷。两处缓冲区面积共1263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7.1%。 缓冲区是核心区与实验区的过渡地段,作为核心区的缓冲地带,可从事多种科学研究的观测、调查等到工作,但绝对禁止任何形式的森林采伐,一般不允许开展森林旅游活动。 实验区: 考虑到生态旅游和当地居民生活要求,松山保护区还设有实验区域。这是除核心区和缓冲区的其他地带,包括东部的塘子沟(即现在旅游的主景区),以及保护区入口到大庄科村的沿线区域。这些区域长期以来的人为活动较多,现有植被相对较差,建有农舍和农田,因此基本无主要保护对象分布。该区面积1578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3.68%。 实验区是保护区内人为活动相对比较频繁的区域,区内可以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野生动植驯养繁殖及其它资源的合理利用等。